转眼间,2021年就结束了,我们也要和2021年的自己说再见,新的一年就要到了!你准备好迎接2022年了吗?
自考这场长期的马拉松复习,它不仅需要小伙伴们有足够的毅力,还要能准确的避开雷区,才能更快地通过自学科目。
那么,如何高效快速地通过考试是每个自考生都迫切关注的问题。
首先,以下四类自考生刚好踩中了自考雷区,也是大家备考的几大禁忌。朋友一定要警惕自己,若无法做到,还不如趁早选择其他方式吧。
01反智主义。
是的,2021年了,仍有许多“反智者”和“学历无用论者”,他们也认为自考不值得,不可靠。
这些人的言论一般是:“应试教育的孩子综合能力差,学习好的孩子没有情商,如果他们想有前途,想要有出息还得是会来事儿......”这种反智言论在我们社会中广泛存在,仿佛学习只考验人的应试能力。
事实并非如此。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它完全考验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。他们的情商、智商、沟通能力、处理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往往很强。
同样,自学考试也需要这些能力:学习能力、意志力、自律能力、上进心、抗挫折能力、任务导向能力,这些能力与工作所需的能力重叠。
一个自考成功的人在社会上工作也不会太差。除了高考,自学考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你的综合能力,也可以解释某些问题。
这也是自学含金量高、性价比高的原因。因此,自考人不需要怀疑自己的选择,为了追求,值得千千努力。
02目标模糊。
首先要考虑清楚,不要盲目跟风热门专业。很多学生甚至报什么专业,考多久,一学期考多少科。最基本的问题是无底的。
自考有点困难想退缩,或者考试后发现有不可逾越的障碍,进退两难;或者看到其他朋友报告专业,随意改变,浪费时间。
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,无论你是想得不清楚还是摇摆不定,小编建议你在这个时候必须保持稳定,了解你未来的考试科目,并从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:例如,如果你的抽象逻辑能力不好,不要报考有数学的专业。
03复习时间不连贯。
在报考之前,很多同学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,以为可以避雷,少走弯路。
真的到了复习的时候,前人踩过的坑还是没躲过去。因此,无论准备什么考试,最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众所周知,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,那些坚持学习的人比你多迈出了一大步。
许多学生说自学考试很难,因为他们复习不够,临阵磨刀抱佛脚,甚至弃考试。面对几门课,厚厚的书,仓促应战,顾此失彼,复习不系统,自然不可能取得好成绩。
只有努力准备自学,久而久之才能有所收获。
如果你不容易坚持,你可以善于使用一些在线学习工具,使用有趣的手机和零碎的时间,然后回顾很长一段时间,你会特别有信心和成就感!
04粗心大意。
无论是报考还是参加考试,都是粗心大意的。自己明明报了理科,应该复习《大学语文》4学分的课程,结果糊里糊涂的复习了《大学语文》6学分的课程,到考试时才发现复习错了。
报考时,粗心填错了科目代码,本来应该考4学分,结果考了6学分,一笔之差误了半年。你有过这种情况吗?